各经济体提高贸易壁垒 KOTRA对韩国通商环境表示不乐观


据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(KOTRA)4日发布的《2020年下半年对韩进口限制动向及2021年上半年展望》报告,截至去年末,对韩国采取进口限制措施的国家和地区共26个,出台相关措施数量达228项创历史最高纪录。

进口限制政策旨在调节国际收支逆差,它的政策手段主要为关税和非关税壁垒,非关税壁垒通常包括进口配额制,进口许可证制、外汇管制、最低限价、歧视性的政府采购和复杂苛刻的技术安全、卫生检疫、商品包装及标签规定,其中进口配额制是较为重要的非关税壁垒措施。进口方会采取反倾销、补偿关税、保护措施等,也包括外汇管制、海关估价制度等手段。

新冠疫情暴发后,各国为争夺数字与环保领域相关经济主导权,竞争变得更加激烈,预计今年的贸易壁垒依旧会进一步提高。对韩国采取进口限制的案例从2011年(117项)起逐年递增,2013年为127项,2015年为166项,2017年为187项,2019年与2020年分别为210项、228项。

228项中,反倾销占72%,为164项;保护措施占24%,为54项;补偿关税占4%,为10项。据统计,去年下半年开始,9个国家启动18项进口限制调查,包括反倾销8项、保护措施9项和补偿关税1项。按不同国家来看,美国共计46项,位居第一;其次有印度(33项)、中国(16项)、土耳其(14项)、加拿大(13项)、印度尼西亚(10项)和泰国(9项)。印度、泰国、菲律宾等新兴经济体共计151项,占全体的66%。

按商品种类看,钢铁金属类占110项,化学类占53项,两者占全体的三分之二。塑料橡胶占19项,纤维占17项,电气电子占8项,机械占1项。分析认为,去年新兴经济体出台培养制造业的政策,对钢铁与化学产品的进口限制提升。印度、印度尼西亚、马来西亚、阿根廷、泰国、菲律宾等国家扩大进口许可或强制认证产品种类等措施,非关税壁垒的扩散趋势也很明显。

KOTRA对今年韩国的通商环境表示不乐观,为确保绿色、数码经济的主导权,各国将扩大引入环保政策限制和未来产业相关的贸易投资壁垒。美国为重塑自身为中心的全球价值链,出台重视本国劳动者与环境的制造业政策。拜登政府上台,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走向尚不明朗,以及中国去年对澳大利亚煤炭、小麦等限制进口案例都表明,中国预计今年也将积极利用进口限制这张牌。欧盟方面,最近新设通商监察职位,专门负责对贸易协定履行与否进行管理。

KOTRA方面表示,欧盟重点关注环境、劳动领域和反倾销等不公平贸易行为,预计将针对没有遵守贸易协定的国家的施加压力。退出欧盟的英国也全面讨论了欧盟启动的进口限制规定,今年1月1日起共启动了7项单独进口限制规定。
 

【图片提供 韩联社】


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
닫기